目錄
一、經貿政策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深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優(yōu)
化口岸營商環(huán)境的措施等
二、貿促動態(tài)
1. 胡春華副總理出席中國貿促會第六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三、經貿資訊
1. 商務部、生態(tài)環(huán)境部聯合印發(fā)《對外投資合作綠色發(fā)展工作指引》
2. 全國碳市場首日成交2.1億
3. 人民幣全球外匯儲備占比創(chuàng)新高
4. 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1.8%稅收收入達100461億元
5. 上半年中歐班列開行7323列同比增長43%
6. 第130屆廣交會將首次線上線下融合舉辦
7. 上半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3.2%
8. 上半年江蘇省外貿進出口繼續(xù)大幅增長
9. 俄羅斯將上調石油出口關稅
10.G20首次集體支持碳定價
11.歐盟擬從2026年開始征收“碳邊境稅”
12.智利成為亞投行新成員
一、經貿政策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深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優(yōu)化口岸營商環(huán)境的措施等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推進金融業(yè)對外開放情況匯報,研究深化金融業(yè)開放工作;確定進一步深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優(yōu)化口岸營商環(huán)境的措施等。
會議指出,近年來我國金融業(yè)對外開放有序推進,取得積極進展,共批準設立100多家外資銀行、保險、證券、支付清算等機構。會議確定,要圍繞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使中國始終是吸引外資的熱土。一是持續(xù)抓好金融業(yè)對外開放承諾落實,主動對標開放程度較高的國際標準,推動形成以負面清單為基礎的更高水平金融開放。二是優(yōu)化外資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準入門檻要求,完善金融機構母子公司跨境往來規(guī)則。優(yōu)化外資參與境內金融市場的渠道和方式。推進完善與實體經濟密切相關的直接投資項目管理要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三是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構建系統性金融風險監(jiān)測、評估和預警機制,保持金融市場平穩(wěn)運行。
會議指出,近年來,通過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全國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比2017年壓縮60%、80%以上。會議確定,針對下一步特別是下半年國際形勢和環(huán)境變化,要在做好口岸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推進通關便利化,保持外貿進出口穩(wěn)定增長。一是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擴大出口貨物“抵港直裝”和進口貨物“船邊直提”試點。提升出口退稅便利度,今年底前將辦理退稅平均時間壓縮至7個工作日以內。支持海外倉建設,完善跨境電商出口退貨政策。做好與《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中貿易便利化措施的銜接。二是進一步降低進出口環(huán)節(jié)費用。落實口岸收費清單公示制度,清單之外不得收費。降低沿海港口引航費標準。三是進一步加強口岸綜合服務。提升航空口岸分撥時效。對水運轉鐵路運輸貨物,探索實行“車船直取”模式。提高國際物流供給能力。
二、貿促動態(tài)
1.胡春華副總理出席中國貿促會第六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7月19日,中國貿促會第六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副會長盧鵬起、張慎峰、陳建安、柯良棟、張少剛,秘書長于健龍出席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所作的工作報告和修訂后的《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章程》以及中國貿促會第六屆全國委員會特邀顧問人選。中國貿促會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和特邀顧問等220余人參加會議。我會會長尹建慶參加會議。
胡春華強調,貿易促進系統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服務構建新發(fā)展格局作為重要使命,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更加充滿活力的世界一流貿促機構,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發(fā)揮更大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貿促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主動擔當作為,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正在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立足新發(fā)展階段,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構建新發(fā)展格局,對貿促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貿促會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折不扣把黨的領導落實到貿促事業(yè)各方面、全過程。要牢牢把握服務企業(yè)這個根本,加快構筑覆蓋廣泛的服務體系。要積極主動配合對外工作大局,精心組織經濟外交重大活動,打造更多高質量經貿合作平臺。要持續(xù)提升國際影響力,為高水平開放營造良好外部環(huán)境。要不斷加強自身改革建設,著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
高燕在工作報告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貿促會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勇于攻堅克難、深化改革創(chuàng)新、積極擔當作為,中國貿促會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圓滿完成任務,各項貿促工作邁上新臺階。
一是服務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斷展現新擔當。貫徹落實習近平外交思想,積極主動配合對外工作大局,加強成果設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貿促會籌辦中外領導人出席的重大活動250多場、黨和國家領導人會見境外工商界代表團85批次,實現政治效果、經濟效果、外交效果的有機統一。
二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fā)展不斷取得新成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與相關國家對口機構建立391個多雙邊工商合作機制,舉辦各類展會、論壇、項目對接等活動3000多場,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行穩(wěn)致遠。
三是助力構建國際一流營商環(huán)境不斷取得新進展。推動落實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條例》,打造黨和國家領導人與國際工商界對話平臺,強化對外資企業(yè)和外資項目服務,幫助外資企業(yè)進得來、留得住、發(fā)展好。
四是商事法律服務不斷收獲新成果。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發(fā)揮對外渠道廣、工作平臺多、專業(yè)化服務強的優(yōu)勢,建設全鏈條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提升涉外法律服務能力,著力維護國家利益和企業(yè)權益。
五是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不斷開創(chuàng)新局面。順應全球產業(yè)鏈重構、國際經貿規(guī)則重塑趨勢,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以建設性姿態(tài)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為我國經濟發(fā)展爭取更好的外部環(huán)境。經過不懈努力,我國工商界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能力不斷提升、作用日益彰顯。
六是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按照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特別是群團改革決策部署,以提升貿促工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軸,以重點突破引領改革縱深推進,突出制度建設主線,補短板、強弱項、挖潛力,增強了黨對貿促事業(yè)的領導力、工作執(zhí)行力和群團組織活力。
高燕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經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號角已經吹響。新的征程上,要辯證認識新發(fā)展階段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zhàn),堅定貫徹新發(fā)展理念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貿促工作納入構建新發(fā)展格局中統籌謀劃。立足新發(fā)展階段,把握貿促工作新形勢。貫徹新發(fā)展理念,謀劃貿促工作新思路。推動構建新發(fā)展格局,展現貿促工作新作為。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中國貿促會累計簽發(fā)各類商事證書4100萬份,幫助企業(yè)減免申辦費用12億元人民幣。2012年到2020年,優(yōu)惠原產地證簽發(fā)數量從8.7萬份增至90.46萬份,在全國占比提升14個百分點。2012年到2020年,中國貿促會在境內外新設仲裁分支機構23個;年度新受理仲裁案件從1143件增至3726件,年均增長15%;爭議金額從170億元人民幣增至113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27%,近3年均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目前,涉外案件占案件總數四分之一。
三、經貿資訊
1.商務部、生態(tài)環(huán)境部聯合印發(fā)《對外投資合作綠色發(fā)展工作指引》
為全面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推動綠色發(fā)展,商務部、生態(tài)環(huán)境部近日聯合印發(fā)了《對外投資合作綠色發(fā)展工作指引》。
《工作指引》提出,要在對外投資合作過程中,推動綠色生產和運營,建設綠色基礎設施,打造綠色境外經貿合作區(qū),推進綠色技術創(chuàng)新,推動企業(yè)主體綠色轉型,遵循綠色國際規(guī)則,鼓勵和引導“走出去”企業(yè)提高綠色發(fā)展意識,嚴格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與東道國攜手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工作指引》適用于中國企業(yè)對外投資合作過程中推進綠色發(fā)展相關活動,同時適用于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部門對企業(yè)開展對外投資合作進行相關指導和服務。有關單位可在工作中參考。
2.全國碳市場首日成交2.1億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全國碳市場”)日前在北京、上海、武漢三地同時舉行啟動儀式,隨即開啟上線后的首批交易。至此,備受關注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正式上線開市,中國石油、中國石化、華能集團、華電集團、申能集團等企業(yè)參與了全國碳市場首日交易。業(yè)內人士表示,全國碳市場正式開啟,標志著我國市場化碳減排進入新階段,這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又一重大里程碑。
全國碳市場上線首日迎來開門紅。上海環(huán)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海環(huán)交所”)數據顯示,碳配額開盤價為48元/噸。9點30分,首筆全國碳交易已經撮合成功,價格為52.78元/噸,總共成交16萬噸,交易額為790萬元。截至當天收盤,碳配額最新價為51.23元/噸,漲幅為6.73%,均價為51.23元/噸。當天最高價為52.80元/噸,最低價為48元/噸。交易總量410.40萬噸,交易總額為2.1億元。
上海環(huán)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相關交易規(guī)則,全天成交均價即為當日收盤價。由此,全國碳市場首個交易日碳排放配額收盤價,也報在51.23元/噸。整體而言,全國碳市場首個交易日的交易平穩(wěn)有序、符合預期,市場各參與主體投資交易熱情較為旺盛。
展望后續(xù)碳價走勢,業(yè)內人士普遍預計后續(xù)價格或有較大上漲空間。中國碳論壇等機構編寫的《2020年中國碳價調查報告》預測,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價格在建立之初約為49元/噸,到2030年碳價有望達到93元/噸,并于本世紀中葉超過167元/噸。
3.人民幣全球外匯儲備占比創(chuàng)新高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民幣國際地位也在逐步上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發(fā)布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外匯儲備總額由去年四季度的2694.9億美元升至2874.6億美元,連續(xù)9個季度增長。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占比升至2.45%,創(chuàng)下了2016年第四季度IMF報告該數據以來的新高。
4.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1.8%稅收收入達100461億元
7月20日,財政部公布2021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相關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7116億元,同比增長21.8%;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9078億元,同比增長24.1%。這意味著上半年全國廣義財政收入規(guī)模首次突破15萬億元,達156194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2019年同期增長8.6%,符合預期。
上半年,全國稅收收入100461億元,同比增長22.5%。其中,國內增值稅達35240億元,同比增長22.5%;國內消費稅達8695億元,同比增長12.8%;企業(yè)所得稅達27515億元,同比增長17.7%;個人所得稅達7222億元,同比增長24.9%;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達8886億元,同比增長28%;關稅達1497億元,同比增長25.6%。
5.上半年中歐班列開行7323列同比增長43%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7月19日在新聞發(fā)布會上介紹說,1至6月,中歐班列共開行7323列,同比增長43%,其中5月和6月單月開行量均超1300列,連續(xù)14個月保持在千列以上。上半年共運送貨物70.1萬標箱,同比增長52%,累計運送防疫物資1232萬件、9.6萬噸。截至目前,已鋪畫中歐班列專用運行線73條,通達23個國家的168個城市,西安、烏魯木齊、重慶、成都、鄭州等5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開行4581列,占全國開行總量的63%。
6.第130屆廣交會將首次線上線下融合舉辦
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將于10月15日至11月3日在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總展期20天。本屆廣交會將繼續(xù)按16大類商品設置51個展區(qū),并在線上線下同步設立“鄉(xiāng)村振興特色產品”展區(qū)。其中,線下展按照慣例分三期舉辦,每期展覽時間4天,總面積118.5萬平方米,標準展位約6萬個,將重點邀請境外機構/企業(yè)駐華代表、境內采購商等參會。線上展將增加開發(fā)適合線下應用場景和線下引流功能。
7.上半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3.2%
7月19日,江蘇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聯合發(fā)布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55199.63億元,GDP同比增長13.2%,兩年平均增長6.9%,兩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5個百分點,高于2019年上半年6.5%的同期增速,表明經濟恢復已達到疫情前水平。
8.上半年江蘇省外貿進出口繼續(xù)大幅增長
南京海關20日發(fā)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江蘇省外貿進出口值23987.7億元,同比增長19.9%,較2019年同期增長16.2%,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3.3%。其中,出口14812億元,增長22.1%,較2019年同期增長14.8%;進口9175.7億元,增長16.4%,較2019年同期增長18.5%。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一般貿易主導地位更加鞏固。上半年,江蘇省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13580.3億元,增長27.2%,占外貿總值的56.6%,比去年同期提高3.2個百分點。同期,加工貿易和保稅物流分別進出口7592.8億元和2569.8億元,分別增長3.2%和48.7%,分別占31.7%和10.7%。
二是與歐盟、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優(yōu)勢明顯。上半年,江蘇省對歐盟、東盟、美國、韓國、日本分別進出口3612.8億元、3457.1億元、3196.6億元、2446.7億元和2125.1億元,分別增長21.2%、26.3%、18.2%、7.3%和12.5%;五者合計占江蘇省進出口總值的61.9%。同期,江蘇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6102.6億元,增長25.8%。
三是民營企業(yè)驅動力日益增強,對外貿支撐作用越發(fā)凸顯。上半年,民營企業(yè)進出口8859.8億元,增長32.2%,高出江蘇省外貿整體增速12.3個百分點,拉動進出口增長10.8個百分點,占外貿總值的36.9%,比去年同期提高3.4個百分點。同期,外商投資企業(yè)進出口13004.2億元,增長12.5%,占54.2%;國有企業(yè)進出口2119.8億元,增長21.3%,占8.8%。民營企業(yè)發(fā)揮生產經營自主靈活的優(yōu)勢,展現出更足的外貿發(fā)展活力和韌性。
四是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拉動出口增長16.8個百分點。上半年,江蘇省出口機電產品9822.2億元,增長22%,占出口總值的(下同)66.3%,拉動出口增長14.6個百分點。其中,集成電路、筆記本電腦、太陽能電池、船舶出口分別增長19.1%、14.5%、17.9%、22.8%。同期,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2285.5億元,增長13.4%,占15.4%,拉動出口增長2.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紡織服裝1469.7億元,增長2.7%;出口塑料制品434.7億元,增長27.6%。此外,出口基本有機化學品462.3億元,增長30.4%;出口鋼材417.7億元,增長46.9%。
五是大宗商品、重要工業(yè)中間品拉動進口增長9.9個百分點。上半年,江蘇省金屬礦砂、農產品和天然氣進口1401.2億元,增長37.8%,拉動進口增長4.9個百分點。同期,紡織紗線、基本有機化學品、初級形狀的塑料、紙漿、鋼材、銅及銅材、鋁及鋁材合計進口1167.8億元,增長24.7%,拉動進口增長2.9個百分點。此外,集成電路、鋰離子電池、汽車零配件進口2107.2億元,增長8.4%,拉動進口增長2.1個百分點。
9.俄羅斯將上調石油出口關稅
俄《生意人報》7月15日報道,8月1日起,輕質油出口關稅從18.5美元/噸上調至20.3美元/噸,重質汽油調至67.8/噸,普通汽油調至20.3美元/噸,直餾汽油調至37.2美元/噸。此外,還將對液化石油氣征收9美元/噸的出口關稅。
10.G20首次集體支持碳定價
二十國集團財長日前首次集體支持碳定價,并稱這個曾經有爭議的想法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一系列廣泛手段”之一。碳定價是建立碳邊境稅的必要前提。報道稱,對二氧化碳排放征稅的問題長期以來一直令二十國集團成員存在分歧,尤其是美國一直持反對態(tài)度?! ?/span>
11.歐盟擬從2026年開始征收“碳邊境稅”
歐盟委員會7月14日推出“碳邊境稅”征收計劃,擬對進口的鋼、水泥、化肥以及鋁等碳密集型產品征稅。歐盟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稱,“碳邊境稅”擬從2026年開始實施,此舉將有效保護歐洲企業(yè),使其不會因采用更高環(huán)保標準而處于競爭劣勢。根據歐盟委員會的提議,2023年至2025年為“碳邊境稅”實施過渡期,在此期間,進口商需監(jiān)測相關產品的碳排放情況并予以匯報?! ?/span>
12.智利成為亞投行新成員
據智利財政部消息,該國7月5日正式加入亞投行。智利是南美第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在對華關系方面一向走在拉美國家前列。中智互為重要貿易伙伴:2019年3月1日,中智自貿協定升級版正式生效;2020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影響,雙邊貿易逆勢增長10.6%;今年第一季度又強勁增長42.4%,均遠高于智同期外貿總額增速。中國對智投資近年來增長迅速,助力當地基礎設施提升并創(chuàng)造就業(yè)。疫情暴發(fā)以來,雙方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抗疫合作成為中智人民友好新載體和兩國合作新亮點。
于2016年1月開始運營的亞投行,其目標之一就是促進亞洲經濟的增長,為該地區(qū)吸引投資。截至目前,拉美已有厄瓜多爾、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魯、委內瑞拉、玻利維亞等國獲準加入亞投行。拉美重要經濟體紛紛“入群”證明亞投行的國際影響力在不斷擴大,亞投行的合作理念與拉美國家的發(fā)展需求高度契合,亞投行為中拉全方位合作提供了支撐。